首页
测评体系
初、深度评测报告
专家在线评测分析
在线知识库精准训练
音乐教育素养前沿
走进壹人
关于壹人
壹人优势
壹人团队
壹人历程
联系我们
在线测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站首页
测评体系
初、深度评测报告
专家在线评测分析
在线知识库精准训练
音乐教育素养前沿
走进壹人
关于壹人
壹人优势
壹人团队
壹人历程
联系我们
在线测评
>
音乐教育素养前沿
>
浅谈音乐课程融合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发布时间:2022-01-10 16:10:34
浏览次数:
来源于:未知
浅谈音乐课程融合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音乐教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于其他学科其具有教育突出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当深入探讨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音乐修养偏低
高校学生能够熟识五线谱的比例十分低,大多数学生根本无法掌握任何一种乐器,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流行音乐,忽略了我国传统音乐及古典音乐的内涵及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还不能灵活地将音乐学习转化为促进自身综合学习的方式方法,而且城镇地区的学生相比于农村地区整体音乐素养较高。
高校对音乐审美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部分高校针对音乐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过于重视学生对相关技能技巧的理解和掌握,包括乐器的使用等等,却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意识、欣赏水平、综合素养的系统提升,没有因材施教,开展多元化的音乐训练,教学方案过于单一,这样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音乐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技能,学会唱歌、使用乐器,而应当将目标任务定位于提高学生创作水平、欣赏能力、审美意识。
音乐课程的开设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虽然部分高校根据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开设了公共音乐课程,但由于领导不重视,学生不重视,并没有发挥其本身的价值作用,也没有与素质教育进行有机的渗透融合,在课程课时的安排上缺乏合理性,无法与教学需求相匹配。尤其是对一些非音乐专业的院校而言,课程的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方案及大纲过于表面化,与专业院校相差甚远。
音乐教师团队素质不达标
调查显示,部分非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师整体教学能力较差,尚未根据实际需求搭建起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教师团队。近年来,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多,但由于教学本身不受重视导致教师十分匮乏,加之很多教师教学能力较差,音乐素养尚未达到一定的标准,导致音乐与素质教学的融合效率有待提高。
结语
对音乐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也是现实生活最为直观的体现和感受。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
下一篇:
即将到来的5G+AI时代,将如何改变教育行业
上一篇:
中考科目将迎来“变化”,体育、美术音乐比重增加,家长却发愁了
分享这篇文章:
咨询我们
输入您的疑问及需求发送邮箱给我们
相关新闻推荐
21世纪教育和公司诚聘
2022-06-26
全国中小学音乐美育素养与音乐教师岗位评级标准专家座谈会在
2022-06-26
急招总经理助理1名
2022-06-16
会议
2022-04-19
全国中小学生音乐美育素养与音乐教师岗位评价团体标准制定研
2022-03-05
中考科目将迎来“变化”,体育、美术音乐比重增加,家长却发
2022-01-10
探索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教学改革对策
2022-01-10
浅谈音乐课程融合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2022-01-10